文字 楊美英 劇評人、那個劇團藝術總監

[本文首刊於《PAR表演藝術》 324 期 / 2019年12月號 ]

「辦桌」可說是台灣珍貴的民俗文化資產,也是台灣文化的符碼、接地氣的保證,今年表演藝術界不約而同出現了多項與辦桌/飲食主題相關的節目,而且分散全台各地,觀眾透過參與共食,分享了戲劇角色的人生滋味,或只是借用辦桌形式,領略創作者所想傳達的故事與情感。

根據文獻記載,台灣的辦桌起源,可上溯至清朝時期,隨時代遷移、生活方式變化,七、八○年代慢慢演變成現今型態;之後受到城市發展、餐廳林立等因素影響,似有沒落趨勢,千禧年後開始出現各種振興或消費話題的跡象:二○○一年交通部觀光局將高雄內門的辦桌列為「臺灣地區十二項大型地方節慶活動」之一,也有文創設計和商圈行銷以辦桌作為美學概念或活動模式,甚至有台中市議員將辦桌場景搬進議事廳,二○○九年聽障奧運在台北的閉幕儀式辦桌三百五十桌,宴請選手們在舞台上邊吃辦桌邊看表演,二○一七年世大運在台北的開幕儀式「繽紛島嶼」則是以動畫投影和國樂、舞獅等視聽元素共組了亮麗的「大囍桌」等。

由此觀之,原本是台灣日常飲食生活文化的「辦桌」,已經被認定為珍貴的民俗文化資產,值得珍惜、推廣,同時也就成了台灣文化的符碼、接地氣的保證,如此究竟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文化新進展或是話題式的消費,有待後續觀察。

有趣的是,不知何以名之的機緣巧合,二○一九年表演藝術界不約而同出現了多項與辦桌/飲食主題相關的節目,以時間順序來看,六月起巡演的《飲食男女》、八月《莎喲娜啦》,九月上旬《寶島辦桌》與《想家的100種方式》,十月《府城流水席》與《一個人的廟會》,十一月《阿灑步路扮一桌》、《十二碗菜歌》與《呷飽了沒》,分布在宜蘭、台北、新竹、台中、嘉義、台南、高雄,成為全年度觀察藝文生態無法忽視的現象。

逗陣吃飯 回到辦桌的情感本質

若是回歸辦桌的本質特色,不僅是一種宴客方式,除了美味料理之外,其社會意義在於結合了生老病死的生命禮俗,廣至滿月酒、婚宴壽宴、喪禮、喬遷之喜、春酒尾牙等,也是人們連絡情感、發展人脈的社交場合。

以「兩廳院藝術出走 全台走透透」的《十二碗菜歌》為例,即是以總鋪師父子親情糾結為核心,串連周邊人情世故婚喪喜慶來編織情節,同時試圖探討食物記憶的保存與消逝。十月十七日晚上筆者在台南麻豆代天府前,充分體驗該劇呈現手法:舞台上的後半段開席十桌,有機會入桌的觀眾得以近距離觀賞歌舞演出,還能品嘗劇中提及的幾樣古早味台式大菜,但必須全程遵守桌面提供的舞台指示,配合劇情演出,等同於該劇的臨時演員;簡言之,這批觀眾可以享用美食佳餚、看戲、必須執行書面指令、隨機互動、參與演出,同時被台下的近千名觀眾所觀看(忙碌充實之餘,同桌萍水相逢的桌友笑說,這就是「天底下沒有白吃的晚餐」)。以其表導演而言,在廟口的野台上形同鏡框式舞台的美學概念,兼顧了雙面舞台的處理,加上劇情通俗易懂,歌聲旋律動人,節奏順暢緊湊,特別是進行至第六道「阿母的油飯」,舞台辦桌工作人員送上的是一空盤,同時台下開始發送觀眾每人一份油飯和羹湯,達到了某種程度台上台下感受差異的平衡,安排頗富巧妙用心,滿場熱鬧同樂。

一樣在廟口、一樣有吃桌的《莎喲娜啦》,標榜「宜蘭青少年劇場培訓暨展演計畫」,採集了礁溪、蘇澳的在地史地變遷紋理、以及參與研習營成員的生命故事,強調也與在地辦桌產業連結,運用一般民眾熟悉的空間場域和活動模式,進行「辦桌呷飯 × 田野踏查 × 青少年集體創作」結業呈現,融入行為藝術、戲劇表演,述說個人與地方文史的苦痛記憶,使得觀演過程一邊品嘗了富有在地食材特色的總鋪師料理,一邊要消化強烈的青春青澀與生猛熱情。

呷飯之外 其他展演的納入可能

由台南歸仁文化中心與成功大學中文系共製的《阿灑步路扮一桌》,策展人秦嘉嫄邀請英籍藝術家史黛西.瑪奇石(Stacy Makishi),和歸仁表演素人、台南劇場藝術經驗值不等的表演者參與廿四小時的工作坊共同創作,於仁壽宮前廣場以旗幟、市集圈圍出辦桌空間;五張鮮紅桌巾、古早辦桌碗盤筷陳設齊全,然而觀眾在隨機入場之下,註定無法目睹所有內容;現場毫無辦桌菜色,觀眾只能從展演內容聽到或聞到食物的滋味,僅有部分觀眾有機會嚐到故事裡的味道。而且,在這樣傳統的場域,工作坊結業呈現的內容是讓創作者和現場觀眾分享個人脆弱面向的生命故事,與該場域的公共性、甚而可能是社會普遍習慣的歡樂正向屬性氛圍,可說是背道而馳、形成反差的。

橫跨十至十一月的「2019 OFF 跳境祭」,是由耳邊風工作室角八惠、蔡蔡共同策展的一系列展演、共讀等,穿梭台南不同廟埕,其中十月中旬於沙淘宮廟前舉行的陳品蓉與薛詠之的《一個人的廟會》,將辦桌宴席的大紅桌變身成為擊樂演奏的物件。

「辦桌」可以是表演的視覺意象,也會是企畫製作的手法。譬如雙十國慶夜晚於億載金城的臺南藝術節開幕節目《府城流水席》,將「辦桌」概念,以三種方式從城外到城內體現:在百年古蹟的城外,與在地小吃業者合作,就地打造夜市,在旁邊擺設一列紅色圓桌,提供民眾飲食區,每張桌上擺放不同指示牌如「新娘桌」、「過來人桌」等,聊添小趣味。觀眾也可外帶美食入城享用,自成流水席。觀眾席後方真有一排帳篷,內設「辦桌」,據悉為節目贊助廠商的包廂特區。

回到生活 繼續開展人的藝術命題

不在廟口,選擇再次和傳統建築合作的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進駐新竹關西羅屋書院,以現地創作模式推出了《想家的100種方式》,在四段演出結束、謝幕之後,劇團邀請購買「演後吃食」票券的觀眾留下,一起在三合院內圍著圓桌坐下,共享家常菜色,共度一段歡聚閒聊的時光。

飲食原本與日常生活緊密關連,因此食物的相關記憶,經常成為劇場創作題材。十一月下旬於華山烏梅劇場演出的《呷飽了沒》,係屬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推動十餘年的專案計畫,至今已有十餘齣祖孫同台的「活化歷史生命劇場」,參與成員年齡層從小學到九十二歲,可定位為專業劇場與素人表演之外的另類生命故事劇場;劇情不只在依戀追索過往的美味食譜,重點更在傳達生命過往境遇的緬懷和不捨的情感。

無論飲食文化或劇場藝術,終歸還是以人的生活生存為核心命題,在二○一九年的澎湃饗宴之後,來年將有多少創作大廚調理出什麼樣的美味呢?

本文首刊於《PAR表演藝術》 324 期 / 2019年12月號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2019表演藝術回顧/現象觀察.趨勢探索

現象8:食物連結土地記憶,藉「吃」探尋人生況味 舞台辦/扮桌正流行 有形無形皆有味https://par.npac-ntch.org/tw/article/doc-%E7%8F%BE%E8%B1%A18%EF%BC%9A%E9%A3%9F%E7%89%A9%E9%80%A3%E7%B5%90%E5%9C%9F%E5%9C%B0%E8%A8%98%E6%86%B6%EF%BC%8C%E8%97%89%E3%80%8C%E5%90%83%E3%80%8D%E6%8E%A2%E5%B0%8B%E4%BA%BA%E7%94%9F%E6%B3%81%E5%91%B3-%E8%88%9E%E5%8F%B0%E8%BE%A6%EF%BC%8F%E6%89%AE%E6%A1%8C%E6%AD%A3%E6%B5%81%E8%A1%8C-%E6%9C%89%E5%BD%A2%E7%84%A1%E5%BD%A2%E7%9A%86%E6%9C%89%E5%91%B3-fiagblf78f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