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王小玲、王麗玲、辛美智、周倖如、范廷擴、郭錦秀、程素真、鄭淑芬
時間|2020/05/09 19:30
地點|新營文化中心演藝廳
鄭異凡(駐站成員)
在疫情之中,我們難得的在新營文化中心看了一場素人銀齡舞蹈,即使表演的人數與觀眾的數量都不多,卻是這個特殊環境氛圍中難得的單純展演。
對於舞蹈,尤其是現代舞蹈,總是給觀眾許多的距離與隔閡,畢竟對於許多觀眾來說,肢體的舞動似乎需要更多的訓練與要求,像是更軟的筋絡、更靈活的舞步、更艱難的特技。在觀賞舞蹈的時候,觀眾往往無法體會許多抽象的肢體語言帶來的意義,該如何擺放在自己的認知之中,因為無法擺放,也就無法解讀,這造成舞蹈藝術與觀眾產生更多的距離。
大家總無法相信,其實舞蹈的門坎可以不用那麼高,舞蹈的語言也可以很單純,我想這就是《自由步-當我盡情搖擺》的迷人魅力之處吧!一群本來就距離舞蹈甚遠的銀齡長者,因著對於舞蹈的好奇,也為了滿足自己的人生成就,他們進入了一個純粹的舞蹈世界。
編舞者為這些銀齡舞者編排了一系列的肢體訓練與互動,並且將這些過程組織成了一場夢幻的演出。對於這些舞者來說,他們需要的就是盡情的發掘自己身體的能量與線條,至於那些高超的技術與超出負荷的肢體展現,並不是他們要追求的目的,因為銀齡的他們也無法承擔那些要求。再說,舞蹈最原始的存在需求,也並不是那些難以企及的高峰。
舞蹈最原始的需求,在於解放身體束縛。因此,編舞者藉由簡單的形式要求,像是簡單的程式規範一樣,從各別的獨舞、雙人舞、群舞到循環舞……等,在配合不同氛圍的音樂襯托下,我們看到這些舞者展現了屬於他們的線條之美!
對於大部份已經從俗世工作退休的這些舞者而言,他們的身體其實早已經有了自己的線條,可能是尋常的運動習慣,可能是某些舊傷的束縛,但是他們都在這個舞台上,展現出他們身體可以承受的巨大變化。編舞者很聰明的選擇了許多段節奏緩慢,但是情緒豐沛,卻又偏向無調性的音樂來襯托他們的演出──這樣安排的好處是,舞者們不需要在意節奏的變化,只需要在意自己的情緒如何藉由音樂的引導來完成任何自由發展的舞動,因此即使看得出來某些時候舞者的某些動作出現不順暢的流動時,也可以用其他導引方式流動過去。
這是一場身體開發後的即興演出,雖然有固定的展現公式,但是看得出來舞者都沒有被要求任何特別動作,因為沒有刻意要求,所以舞者非常的盡興在這被音樂,燈光,舞臺架構出來的演出環境,相對於觀眾而言,舞者更是享受於這一刻的成就。
或許下一次,讓舞者們突破舞台框限,帶領台下觀眾進入他們的世界,似乎可以讓人更理解舞蹈與生命的融合,其實就是這樣的平實而貼近,自由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