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藝陣 X 當代舞蹈
共創安南孩子的舞陣,與記憶和生態對話,為未來發聲
結合小學生、藝陣、地方生態三個特點,與安南區的青草國小跳鼓陣隊合作,以「創意舞陣」形式,帶領孩子考察地方、研究舞蹈身體。從傳統藝陣和當代舞蹈的融合中,發現既有意義的獨特轉化方式,從中創造學童專屬的藝術語言。本計劃將由編舞家黃懷德及駐地發展陪伴暨聲音工作坊講師的藝術家黃思農,共同透過工作坊,引導孩子從多元的方式思考,逐步發展出個人獨特的創作,再以各自的舞步連結彼此,成為安南孩子的舞陣,以此講述自己的童年記憶,也表達出對環境的觀察感受、歷史脈絡和對未來的展望。將創作的主導權交還孩子,以他們的未來之眼、創意身體,盡情表達他們如何思考自身與環境,藉由舞蹈的變奏與台江的集體記憶和生態對話,讓孩子也能用藝術發聲。
製作團隊
黃懷德
近年備受矚目的新生代編舞家,雲門 2 駐團編舞者。2008 年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畢業,2009 年加入驫舞劇場。2015年及2016年,連續兩年受邀雲門2「春鬥」編舞。作品曾入圍第14屆台新藝術獎,重要作品有《兩條線》、《時間旅行》、《我有一張椅子》、《暫時而已》、《亮》等。
闖劇場
「闖」,激烈撞擊、猛衝、歷練、挑戰之意,與創作本質及創意本身的意義相似, 因此以闖字為團名, 提醒創作者保持初心,勇於挑戰。
主要創作者黃懷德曾經歷臺灣優秀舞團「雲門舞集」以及「驫舞劇場」的薰陶,因此從兩團團名中各取一字,形構成「闖」字。闖在中文裡有走出、探索出自己的風格之意。闖劇場希望透過觀察臺灣的過去與現在,進而發展新的身體語言,並從中創造出截然不同的作品,與人溝通。未來期望經由教育、講演的形式,透過現場、自媒體的演出,持續發表舞蹈創作,跨時間、空間激發大眾的想像。
演出時間與地點
11/28(六) 11:00 青草國小
演出人員與技術協作
編舞/駐地藝術家|黃懷德
駐地發展陪伴/聲音工作坊講師|黃思農
演出/共同創作|臺南市安南區青草國民小學跳鼓陣隊
王宇辰、周家卉、林佳姍、侯宗盛、郭莉宥、郭嫚玲、陳威志、黃子洋、黃繶璇、蔡玉貞、魏焌霖、蘇宥瑄
執行製作|陳春春
工作坊助教/排練助理|廖炎勇 、劉柏吟
技術統籌|黃昶智
影像紀錄|陳大大國際影業有限公司
主圖插畫|李宜靜
• 以上節目資料、圖片引用自臺南藝術節網站http://tnaf.tnc.gov.tw/2020/program.php?id=39[Accessed 21 October 2020]
• 本頁面顯示之觀眾評分分數為每日手動更新維護,非即時顯示。如需觀看最新分數及觀眾評價詳細內容,請點入「點此觀看/評分」連結。觀眾評分與留言為自由留言及評價,非關本站立場,若有攻擊、謾罵、不雅留言等會進行每日手動維護蔽除,其餘言論內容不屬本站負責範圍。
觀眾評分
2.0
相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