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臺南市安南區青草國民小學跳鼓陣隊、廖炎勇 
時間|2020/11/28 11:00-12:30
地點|青草國小草皮及其週邊

劉悉達(駐站成員)

「我們聊到青草國小的孩子怎麼面臨城鄉差距和主流價值包圍的問題,他們可能對IPHONE的功能說得頭頭是道,卻不見得對家鄉有感覺。我們能不能開一扇窗,讓孩子們看見自己的生命、自己成長的地方,還有很多值得訴說的面向?」

「我們想像也期待,來參與藝術節的觀眾,不是為了去好玩漂亮的地方觀光,而是為了「相遇」來到此地。當他看到孩子之所以這樣思考、那樣跳舞,是因為他生活在那裡,環境就帶給他這些所見所聞,這些相遇又會發生什麼碰撞?我們希望透過這些選擇,在藝術節保有某些實驗精神和地方關係。」

──周伶芝,抱地方〈一起藝術找答案.第三步 STEP3〉,臺南藝術節網站http://tnaf.tnc.gov.tw/2020/cuddle.php?id=12

在臺南藝術節的網站上,對於為何一定要到國小呈現,有這樣的策展理念說明。演出當天,主辦單位安排一部「校車」,自臺南轉運站出發,載著第一批前往青草國小的「觀光客」,向目的地前進。我並未搭乘「校車」,選擇自行從臺南市區騎車啟程,一路上眼前的景象不停轉換,沿著臺17線經過了鹽水溪,看見九份子重劃區的新建案如火如荼進行,過了鹿耳門溪,天際線才定調在低位,而幾乎要到安南區的最北端,靠近曾文溪的位置,才是青草國小的所在地;它位於阡陌縱橫的稻田與水塭旁,六個年級,七十五個學生,其中就有十二個跳鼓陣的孩子,「偏鄉」這樣的字眼也漸漸浮現。

到場後,才得知原來今天是青草國小的校慶,先經歷耗時不短的摸彩活動,這個幾乎要抽到人人有獎、主委加碼的摸彩典禮,一定程度可以看出青草國小師生間「小而親密」的特色。

終於,《舞陣漫步》的「舞陣」開始,從帶領孩子十九堂課的駐地舞者,也是此次的排練助理「火火老師」(廖炎勇)先發言,接著到草地的中央開始起舞,而後孩子也逐一自我介紹:我是誰,住在哪裡,喜歡做些什麼,在家中最常看見的人或物。說完後一個一個地走向老師,加入隊伍並進行一樣的肢體動作,這些動作是由孩子們的日常經驗發展而來,他們時而模擬野狗撲地、鬼魅徘徊,時而做出打籃球、揮擊棒球的姿勢,看來趣味橫生。

從現場來看,孩子們對上述演出動作還不熟悉,很常是看著火火老師跟著做的。直到自我介紹與群舞的段落結束,正式進入「跳鼓陣」,小舞者們的架式開始明確,跟著火火老師精神奕奕的在草地上喊出一致的口號「在哪裡啊在哪裡」、「在這裡啊在這裡」【1】,似乎在透過口號建立與確認「我」與在地的關係。接著,小舞者們熟練地在草地周圍插上了小型令旗,打鑼手就位,其他成員依據角色,一人背上了雙面鼓,有些則持涼傘,搭配著音樂與鑼鼓聲的節奏,小舞者們跟隨著背鼓者進行各種陣式變化,一邊也轉動涼傘,或在移動中左右擺臀,彎腰起身,持令旗者則上下用力揮動旗幟,顯得氣勢不凡,整體卻又十足可愛。

在孩子們簡短的自我介紹中,我作為一個臺南藝術節的「觀眾」,在演出中可以得到的資訊是,孩子皆以青草國小或是廟宇(無論是鹿耳門聖母廟或其他廟宇)為地理中心,並以相對位置說明自己的居住地或日常生活,如:我家住在青草國小的後面、我在家最常看到的是廟。經由整體節目的安排,包括正式演出前非經彩排、神來一筆的校慶摸彩活動,到藝術家與孩子的合作演出,最後孩子帶著觀眾散步,其實不難感受,孩子與在地的密切關係。我也確實離開了熟悉的「臺南市」,來到了相對的「偏鄉」,經歷另一種不同於市區喧嘩、觀光商業化的美感。

這場特別的相遇,對於演出的小朋友,是經由十九堂課的參與以及最終的呈現,逐步認知自己與傳統藝陣(以及其所代表的在地文化歷史等)的淵源,並在當代舞蹈語彙的連結後,藉由身體知道傳統藝陣、跳鼓陣的延伸性及發展性。而對於觀眾,不僅是在場的觀眾,甚至也是不在場的社會大眾,則說明了廟會文化與傳統技藝,除了有社區聯繫的功能外,更具備能轉化為現代表演藝術的能量。

看起來,這個相當強調在地性,由孩子們為主角、地貌及建物作為展演背景的質樸作品,簡明也成功。然而,也不免疑惑,在「面臨城鄉差距和主流價值包圍」、「孩子們對著手機說得頭頭是道」的問題中,這個製作是否選擇了較容易的回應方法?網路突破城鄉藩籬,改變了過往孩子學習、認知事物的途徑,鋪天蓋地而來的科技革新,以及未來即將發生的就業、生活需求,驅動彼端大安國小的孩子在中年級,已經開始學習簡易的程式邏輯時,當然地也對鄉村的孩子產生新的生活方式與經驗。我們認同漠視自身所處環境與歷史的童年是遺憾的,然而在同樣手機介入的脈絡下,如此直覺的、跳躍式的選擇孩子已經很熟悉、很自然的跳鼓陣【2】,讓科技暫時不在場,做為青草國小的孩子將意識、眼光回歸家鄉的行動證明。我不禁思考,在這個在地實驗中,有沒有能連結科技與土地兩者的雙全形式?

註釋
1、由廖炎勇帶領孩子們,在草地四周跑動,選擇一處站定後,一齊喊出「在哪裡啊在哪裡」、「在這裡啊在這裡」,如此數次。
2、青草國小的跳鼓陣隊,已發展多年且成果卓越,是鹿耳門聖母廟各類慶典儀式中經常邀約的表演團體,亦曾於2014年獲邀至臺南棒球場為在地的統一棒球隊做開場演出。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