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長義閣掌中劇團
時間|2021/9/12 (日) 14:30
地點|嘉義市政府文化局音樂廳

陳睿砡(2021未來的評論人工作坊成員)

《烈火玫瑰鴛鴦夢》,一場烈火、一支玫瑰、兩對鴛鴦和一個同樣的夢交織而出的巨大騙局。王建文在幾年前因愛而不得彩雲,於是放火燒了佛堂,在往後的日子裡,每天都做著火焰熊熊燃燒的夢。而大火中倖存下來的連家大哥,也夜夜被烈火的夢境驚醒,於是他與叔叔連點、弟弟連震一同策劃了一場騙局。而在最後王建文因為自己隨手亂丟的煙蒂,而導致引爆船上大量的煙火,也為自己作惡、貪心的一生劃下句點。

長義閣近年來推出過許多「創新」布袋戲的劇目,如《掌中家書・朱一貴》及後來的《天諭之徒》,是以傳統布袋戲結合現代戲劇的作品。相較於這兩檔戲,《烈火玫瑰鴛鴦夢》增添了影像的元素,而說書人則以影像的方式投影在大屏幕。布萊希特的史詩劇場多運用說書人,以達到觀眾與劇情間疏離的效果。

此一手法運用於《烈火玫瑰鴛鴦夢》當中,似乎疏離感更為強烈。以投影的方式,似乎更加現代化,而有些脫離了傳統布袋戲的路。在舞台上擺放了三個戲台,於情節中由三個戲台輪番演出。雖然使得背景更加豐富,卻也容易讓觀眾產生疏離的感覺。再加上投影等效果,總會使人有種不是在觀賞布袋戲演出之感。假使這種疏離手法,是為了讓觀眾跳脫出故事內容,去理性思考劇中所發生的事件。但在最後卻又出現抗議聲,在此加入社會性議題,究竟用意為何?又將觀眾放置在何種立場上?

雖說近年來電視上所播放的布袋戲節目,也添加了許多現代化的燈光與音效,卻也還是維持傳統的戲偶裝扮,也大多保留傳統的劇目情節,而非《烈火玫瑰鴛鴦夢》為全新的劇本。此一全新的劇本也並非改編自歷史故事,完完全全為一個新的故事,與傳統布袋戲的連結似乎又更加淡薄。在演出形式上加入了影像說書人,與傳統布袋戲「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不同。也以布萊希特的史詩劇場詮釋這一齣戲,但綜觀全劇,到底是要觀眾思考什麼問題,是兩對鴛鴦的真實性?亦或是不該作惡,以免天道輪迴呢?整齣戲結束,似乎最需要觀眾思考的是最後的社會性議題,但卻只是在結束前一刻才匆匆帶過,多少讓人不明所以。創新固然好,但究竟創新與傳統之間該如何平衡,才能使觀眾能看懂、能接受,也不會失去了原本應該所擁有的樣貌,似乎是現今許多傳統劇團所面臨的一大挑戰。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