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新人類計劃 周瑞祥 ╳ 陳煜典 ╳ 王磑
時間|2021/9/19 (日) 19:30
地點|線上演出

張釋分(2021未來的評論人工作坊成員)

自大約兩年前起,筆者生活中開始出現「新人類計劃」的詞彙。由於本身對於魔術不特別感興趣,始終沒有觀賞這類型的演出。而這次線上觀賞之前,希望不預設立場的觀賞,因此除了知道「魔術」與「周瑞祥」這兩個關鍵字之外,其他演前所知的資訊,便是線上購票時的節目介紹。

線上演出以Google Meet平台進行,演出開始前便提醒觀眾,以「打開鏡頭、關閉麥克風、以聚光燈模式,釘選周瑞祥的視窗螢幕」的方式參與全程演出。演出開始前,觀眾看見鏡頭拍攝,一處類似個人房間或工作室的空間,空間是較靜謐、暗色調的安排。演出開始後,由周瑞祥走入鏡頭,將燈光轉亮,來到鏡頭前與觀眾打招呼,也陳述了自身對於整個演出的思考,以及希望與觀眾一起探索的方向。周瑞祥(以下簡稱周)提到在整個疫情時期,世界上所有人的生活都經歷了重組,而他心中認為的「魔術,是回應內心特定的渴望」,但當生活無法實體見面,人與人接觸需受到螢幕「框框」的限制,魔術是否還具有突破螢幕,與眾人靠近的可能?回應渴望的可能?而魔術,在資訊媒體爆炸,所有人的生活,已更加難以透過同一種經驗,進行歸納與概括的時代,要如何回應當代人的渴望?又或者魔術所要回應的,當代「共同」的「渴望」會是什麼呢?

以三幕劇的形式來看,大致可以將演出的結構切成三部份,並在每一個段落,使用一個預先準備好,寄給觀眾共同參與的魔術道具(三個道具分別為:明日環、鳥的著色圖騰、明日人卡。其中鳥的著色圖騰為第二段,購買特別互動體驗票卷的觀眾獨有)。一開始由周先破題,魔術有可能穿透螢幕去到每個人身邊嗎?又或者不只是身邊,而是進到潛意識,人的內心之中?同時他打開窗戶,讓一隻紙鶴在螢幕裡振翅起飛,也由於外面在下雨,因此他一方面為紙鶴,加了塑膠袋當作雨衣。一方面埋下伏筆,說明他覺得真正的魔術,是可以讓紙鶴飛到觀眾的身邊,並帶給人祝福。也提到,如果能讓紙鶴真的能飛到螢幕那頭的觀眾身邊,你是否會願意相信有一個關於「未來」的新的世界,有另一種超出實體的相聚方式?

第一幕的部份,為周的魔術小教室,先教大家一個叫「明日環」的魔術,接著再透過「拆穿」與「自我揭露」,在觀眾面前破解魔術手法,例如憑空抓出一條麵包、例如隔空抓牌等等,拆穿魔術手法的同時,說明在鏡頭裡面的魔術,更方便進行。對比演出現場,需要顧慮不同觀眾不同位置的視角,線上螢幕演出,只需要專注在單一視角裡創造幻覺。接著周點題自己所關注的魔術面向,是更「奇異」的,同時變了一個將含入口中的口香糖,從眼眶中擠出來的魔術。透過自身對於魔術的破解,說明魔術,是某一方面來看是「幻術」,也一方面更加縮小範圍,提出自己心中所謂的魔術,是「另一個更高層次的真實」,卻不破解。

接續進入第二階段,也就是第二幕,透過魔術與購買互動票卷的觀眾互動,透過鏡頭的錯位,餵觀眾喝茶、吃義大利麵、猜出吃的棒棒糖的顏色等等方式與觀眾互動,從顯而易見容易破解的魔術,到逐步引人掉入,意識越來越受周的魔術手法控制的層面。其中一段為,邀請觀眾隨機將,寄至觀眾手中的包裹內,附上的鳥圖騰著色。觀眾們當下依照自選部份,將鳥的不同部位塗上不同顏色後。周請大家將鳥的圖騰面轉置鏡頭前,給所有觀眾看,並請觀眾打開紙盒內部。原來紙盒內已放入,他預測觀眾將會彩繪出的鳥的模樣,出人意料的是,眾人所描繪的鳥型,竟與周描繪得一模一樣。接著點名一位生日與演出日期,最接近的觀眾,請大家為他唱完生日快樂歌後,周說明其實演出一開始送出的紙鶴,目前已經飛到他家陽台的盆栽,請觀眾去找紙鶴。觀眾半信半疑,直到真的拿著一隻紙鶴,回鏡頭面前,拆開外面的塑膠袋,拿出紙鶴。周這時接著說,紙鶴內寫了特別要給這位觀眾的信,請觀眾將一部份唸出,一部份留著,是他希望帶給觀眾的祝福。

第三階段,也就是第三幕,周說明就算自己在鏡頭框框裡,表演地再精彩,也只是讓人與人之間更遠,只會讓人覺得是更高超的技術。接著他挑選了一位觀眾,直接挑戰人如何在螢幕前,進到對方螢幕裡的空間,並推掉對方桌上的一顆石頭。想當然爾,所有人完全驚訝到無法相信眼前所見,因為周做到了。他進入觀眾的空間裡,推動了石頭。最後一個步驟,他使用了類似催眠的手法,請觀眾為他的手機解碼,接著他試著以「讀心」的方式,讀取出觀眾手機的密碼。到了最後一步,現場所有參與者明白,周不只突破了實體的界線,也突破了意識的界線。這時他提出「明日人」的概念,他認為「實體」並不代表共時與共存,疫情之下,更凸顯了「在意識與潛意識裡,人有更強烈互相溝通的渴望」,而在明日,不遠的未來,周相信所有人面對事情的發生,都不可能置身事外,反而將會是更強烈的連結。即便無感,也只是回應事件的其中一種形式。最後他帶著大家,成為「新人類計劃」中的明日人。周從一開始的「明日環」到「明日人」,也象徵著自己從原本的魔術道具世界,到開創了新的交流形式,這個形式,超越形體並解剖心理,甚至超越魔術本身,成為更「真實」的意識溝通。看完演出,很想釐清這一切神奇、出乎意料的視覺與超科學的過程,周透過對人性細心的爬梳,過程中的逐一建構與引導,讓參與者感受到,他確實創造出,另一種可供想像的,新人類「溝通」的可能。

演出的結束,他穿上太空裝,邀請大家進入明日世界的同時,他點名鏡頭前其中一位無法操作「明日人」魔術的觀眾,並說明他的本人,會直接出現到他的面前,教他如何變魔術。結尾的收束,從線上再次回到實體,而「實體」的存在,不再成為唯一選擇。而是為了創造,去到下一個意識層次的過渡。演出過程中,意識與潛意識,實體與線上的層層翻轉,讓不可見的神秘,折射出人性更多未知的層面。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