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奇異果劇團
時間|2021/10/24(日) 14:00
地點|無論如河書店
許映琪(2021未來的評論人工作坊成員)
奇異果劇團在二○二○年一月由悅萃坊所支持成立,是由精神疾病康復者所組成的一人一故事劇團。所謂的「一人一故事劇場(Playback Theatre),是一種以觀眾的生命故事為本的即興演出。一人一故事劇場的團隊成員經常是在地社區中的庶民演員,近年來也經常被用於弱勢群體的培力。奇異果劇團的命名取用「奇異果」的意象,一種「看起來很奇怪,切開來很營養,吃起來很美味」的水果。
此次演出以「人生甘苦談」為主題,邀請台下觀眾一同來分享自身生命中的酸甜苦辣,是奇異果劇團首次面對一般社會大眾的公開演出。演出在淡水的「無論如河」書店中舉行,眾人緊挨著彼此坐在書店清出來的小小空地中,周圍有書架環繞,我的背後正緊貼著書架,顯得格外深層與親密。
演出一開始,主持人引導演員進入觀眾當中,透過找人擊掌、帶動跳、相似圈與近況分享等活動,與觀眾進行互動。我在這樣的互動過程中感受到,不只陌生人彼此之間的安全距離被拉近了,所謂「一般人」與「康復者」之間的對立與界限,也被柔化了。這是我一直以來都很喜歡一人一故事劇場的一點──現場的所有參與者能夠在一人一故事劇場當中,結合成為一個共同社群,既含容了異質性,又賦予每個成員平等的地位。
接下來,每位演員用「自己像一本……的書」來做自我介紹,並加上一、兩句簡短的近況分享。對我來說,這些不同的書籍類型,賦予了每一位演圓鮮明的個人特色。透過這樣的自我介紹,我認為場上的演員們對台下的觀眾而言,開始變成不再只是徒具社會類屬標籤的蒼白人物,而是有著和自己一樣的日常點滴與喜怒哀樂的立體人格。
我聽見觀眾們所分享的故事中,有關於自己不被原生家庭所接納的生命大課題,有關於自己在職場上每日所必須重覆經歷的挫折,有關於自己透過藝術追求自我實現,也有關於自己在校園生活中所遭遇的人際紛爭。演員們帶著自身的特質,將這些生命故事一一透過肢體與聲音加以演繹。我從演員們的表演中看見一種乾淨的特質,既飽經人事,又單純無雜。平淡之中,又帶著激情,充滿了真實的力道。
我看見在一人一故事劇場中,無論是什麼樣的故事被分享出來,都將享有平等的地位。每一個故事,無論輕重,都一樣重要。沒有故事會被瞧不起,也沒有故事會被看得特別重要。每個故事在一人一故事劇場中都享有同等的篇幅。透過賦予每個故事平等的地位,其實傳達出一種眼光──亦即每個人在經歷的事都是這個世界上所可能發生的事情之一,因此沒有人會因為經歷了什麼事就被視為是異類,和其他人之間出現一條難以跨越的界限,因為每個經歷都是平等的。
整場演出的氛圍都非常溫暖,像給了現場的所有參與者一個又深又久的大擁抱。演出結束後觀眾們紛紛走向演員們分享剛才觀戲的感受,也有人甚至對演員們交付了更深層的生命故事。接納與支持的餘韻縈繞在書店中,久久不散。
然而,我卻也不禁思考,固然在溫暖的氛圍中,很能夠帶給現場的所有參與者一種被接納的感受,然而,這樣的溫暖畢竟不是現實日常生活中的常態。在嘉年華式的溫暖體驗之後,又有什麼是能夠延續進入參與者的現實日常生活之中的呢?
甚至,如果接納只能發生在這種非日常的溫暖當中,在去除精神疾病康復者的污名上,是否也仍然是貼上了一種反向的標籤?是否仍然無法打破健全者與精神疾病康復者之間的界限?
在我個人的理想中,面對差異的平等與接納,不應該是只有一部份的人才虔心追求的更高生命境界,而應該要是一種最基本的全民素養,是每一個人都理所當然應該要遵守的最低道德標準。
因此,我感到好奇,也想要實驗,如果一人一故事劇場不走溫暖的路線,還有沒有可能將平等與接納的價值觀感染給更多的人?我非常希望發生在一人一故事劇場中的平等與接納,能夠更持久地在參與者的現實日常生活中發揮影響力。
我認為,一人一故事劇場不一定要走溫暖的路線,每個團都會因為發展的階段,面對觀眾的特質,而有自己的風格特色。
期待看到多采多姿的一人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