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戲曲評論與寫作 / 講者|游富凱
時間|2022/08/20 13:30~16:30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第二藝廊會議室

講座紀錄:陳姿綉

  2022年8月20日下午13:30,「2022表演藝術評論人工作坊」第二階段,「評論專題講堂:評論的書寫基礎與不同表演領域的專業評論方法」之「戲曲的評論與寫作」,邀請到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游富凱主講。他談起自己的經驗,2018年開始,是寫作劇評的起點。在此之前,他接觸傳統戲曲的時間並沒有太長,所以他藉以鼓勵想投入戲曲評論的學員,儘量多看戲並且多多書寫,然後從這些經歷的累積,可以幫助一個劇評人確認觀看傳統戲曲的角度及方式!冨凱老師表示,戲曲評論與現代劇場評論還是稍有不同,因此找到書寫評論的切入點,是極重要的一件事。

  簡言之,本場講座內容主要從四個面向來談,分別是劇評人的養成背景、戲曲評論的關鍵詞、傳統戲曲與不合時宜、戲曲評論的建議與期許。分述如下:

★之一:劇評人──自我的養成

  講座一開始,游富凱提到,本日講座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以劇評人的身份面對大家,同時也提出自己對劇評人身份認定的猶豫,猶豫的原因,與他的傳統戲曲經歷有關。

  從身份的定位來說,首先他是個大學教師,這個身份帶來的是學術的能力養成,是戲曲知識的積累建構與輸出的源頭。再來是他第二個身份──評鑑委員,他曾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藝會以及台中市文化局審核各個藝文團體的經費補助,由於職務屬性,需大量閱讀藝文團體的申請計畫書與預算表,因此對政府補助資源的流向與戲曲生態的現狀有進一步瞭解。因緣巧合之下,後來他成為戲曲評論人,在表演藝術評論台駐站,寫作不少戲曲的評論。

  關於評論的寫作,游富凱特別提到他開始大量書寫評論的時間,是2019年在「中華戲劇學會藝評專欄」的寫作,當時一個月就得繳交一篇劇評,因為書寫的數量大增,這樣的練習讓他更清楚也更明白自己書寫評論的觀看角度。由於之前的這些經歷,讓他在表演藝術上有更多能量與能力,於是近期以來,他也開始擔任劇團的戲劇顧問,合作過的團隊包括「不可無料劇場」的《一個公務員的誕生》、鄧凱綸《登陸月球前的24個小時》和「義興閣掌中劇團」的《GG冒險野郎》等。

  游富凱以「過往經歷塑造了現在的自己」,鼓勵學員珍惜每一段人生的經驗。因為每個人不一樣的經歷,才能造就了此刻的自己,所以每段經歷都是人生寶貴的過程,當處於不同階段的需求時,就得面對問題並做好功課。正因為每個人走的路本就不同,更需要好好面對自己的發展,只有瞭解經歷背後對個人的意義,方能尋覓到屬於自己寫作評論的那條路徑。

★之二:戲曲評論的四個關鍵詞──「劇種」、「劇團生態」、「現代化」、「傳統」

  游富凱認為,戲曲評論的寫作,其「生態」與「語境」是無法避免的命題,對評論人來說,戲曲本身就是有「門檻」高度的,想要跨越門檻,需要的是背景與知識的建構。游富凱以這幾年自己的戲曲評論經驗,總結出一些入門的路徑,這也是他所要提出的四個重要的關鍵字──「劇種」、「劇團生態」、「現代化」與「傳統」。

Ⅰ.劇種
  所謂「劇種」,是指將傳統戲曲形式加以分類,不同類型的表演,評論的觀點就有所差異,台灣可見的傳統戲曲就有:歌仔戲、京劇、崑曲、豫劇、北管戲、梨園戲、布袋戲、傀儡戲等。「劇團生態」則是觀察產業的發展環境,可就「類型」、「地域」、「特色」進一步瞭解。「現代化」則是所有傳統戲曲在當今社會中所面對的共同問題──如何吸引觀眾繼續觀看表演,而「現代化」此一問題可從「文本」、「音樂」、「劇場」等面向看。至於「傳統」,是戲曲擺脫不了的原生身世,只有面對傳統才能直視傳統的困境,迎向未來,所以「傳統」的現狀具有「斷裂」、「延續」、「再造」等問題。

  先就「劇種」談,不同的劇種背後,有其發展的歷史脈絡,社會的現代化下,戲曲有不得不改變的問題,評論戲曲若對這些背景及脈絡瞭解不深,很難找對切入的角度評論,更別說要透過評論搭建起觀眾與創作者對話的橋梁。

  以歌仔戲來說,不同時代的發展限制與演出特色,加上劇團表現各不相同,表演呈現的雅俗風格,或是精緻化與否等問題,皆是評論人應深思的重點。說到京劇,演員的表演「流派」固然是評論傳統京劇很重要的依據,然而京劇在台灣的發展也有很大的討論空間,尤其日治時期,京劇傳入台灣,便累積了一群忠實觀眾,後來對歌仔戲發展,也有不少的影響。國民政府來台之後,將京劇視為「國劇」,投入相當多資源發展;時至今日,京劇在台灣逐漸探索出屬於自己的新美學,評論人在尋找評論戲曲的切入點時,這些歷程皆是無法排除的重要脈絡。至於布袋戲的發展,可依音樂、腔口、形式,區分成南管、潮調、北管、外江、金光、電視布袋戲等類型。近來布袋戲進入劇場演出,也努力在試驗「劇場性」的展現。初入戲曲評論的新手,最好對不同的劇種有一番認識,較能找到適合書寫的角度。

Ⅱ.劇團生態
  瞭解「劇團生態」才能瞭解劇團怎麼生存。首先,劇團因演出特色與風格,加上所面對的演出對象不同,創作上自然展現其特質,這些特質或許是劇團的特色,也或許是劇團的限制,都可以是評論關注的焦點。

  以劇團發展的「地域」來說,不同的地域本就有不同的表現特色,例如北部的布袋戲多是傳統小偶,中南部多金光戲偶,不論是表演內容還是表演形式,都不一樣,而這就是目前發展的現狀。演出的「類型」也有所差別,包括在外台演出歡樂喧鬧的「民戲」,或是應邀展演的「文化場」,又或是進入了「現代劇場」演出,當空間、對象組成不同,演出內容與形式就值得探討。就像擅長演出民戲的劇團,在進入了劇場空間後,演出成功與否,都是應該觀察與探討的重點。另外,有些劇團別具「特色」,例如有長期與某劇作家合作的劇團,或是團裡有國寶級藝師,甚至有些團擁有「鐵三角」的合作模式,這些都是在評論撰寫中,應該重視的特點。

Ⅲ.現代化
  傳統戲曲一直以來有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現代化」,為了與現代的觀眾接軌,一些傳統戲曲分別試著從內容與形式上改良。以內容來說,「文本」的選擇與調整是一個發展方向,有的從題材下手,將現代議題帶入作品,又或者改編國外或現代作品;有的則從敘事手法上調整,使得傳統作品有了現代的解讀與詮釋意義。

  在表現形式上,「音樂」的創新,像是戲曲的傳統樂器之外,加入了交響樂隊、爵士樂等,或使用、改編世界上其他音樂。音樂的調整在戲曲中特別重要,因為戲曲本身就是音樂,音樂有了變化,開啟了不一樣的聽覺感受,評論便要關注此重點。再來是「劇場」的舞台美學與整體劇場概念,影響了戲曲舞台的表現美學,多元視角的觀看形成現代劇場中很重要的論述角度,就像許多新編戲曲的表演,觀看方式與傳統戲曲的觀看方式所有不同。

Ⅳ.傳統
  評論是建立在既有的框架下去評價與論述,所謂傳統戲曲所指涉的意思,只有瞭解到「傳統」的定義,才能在評論書寫時定位清楚,寫出屬於自己的觀點。而如何定義「傳統」,游富凱提供《科學革命的結構》給學員做為閱讀書單,希望對學員在想法的拓展上有所幫助。
他認為,評論除了開啟溝通與對話,當然也希望對於創作者有所助益,因此,在觀看演出時,須要知道傳統戲曲走到現代的狀態與困境。一是傳統的「斷裂」,包含人才的缺乏、市場的沒落與技藝的消失,許多作品其實都是克服重重困難才能完成,評論人必須意識到這些問題,才能在定位作品時,進行適當的分析與評價。再來是傳統的「延續」,傳承技藝與藝師凋零突顯了戲曲該如何維繫的困境。最後是傳統的「再造」,表演的程式要如何創新?「文人傳統的回歸」是否有所幫助?而「專家學者」的資源該如何引介,這些或許是創作者正在努力的方向,而評論人是否客觀的掌握了這些訊息,足以影響評論的觀點。

  最後,游富凱提供了自己對評論的想法:「寫評論是與自己、與劇團、與戲迷、與生態的對話。」在這多方的角力拉扯下,評論人終會走出一條自己想走的路徑。

★之三:實際案例討論──「三個不合時宜」/《王魁負桂英》

  在工作坊開始之前,游富凱就先指定學員閱讀三篇劇評:紀慧玲〈WOW,好一齣不合時宜古味好戲《馬鞍山》〉、許美惠〈不合時宜的冒險才是心中最溫柔的正義《GG冒險野郎》〉、游富凱〈以人性掙脫傳統的不合時宜──薪傳歌仔戲劇團《三進士》〉,希望透過三篇作品的閱讀,和學員討論戲曲評論的一些現況與問題。恰好三篇作品篇名正好都有「不合時宜」四字,一時激起許多學員的好奇與想像。

  討論一開始,游富凱問學員讀完三篇劇評有什麼疑問或想法,有學員好奇《馬鞍山》一戲中,伯牙、子期二人的情感發展;也有學員提到,閱讀文字雖能理解,卻無法想像《GG冒險野郎》現場演出的真實情況;還有學員提出,當編導的主導性很強時,演員是否就會淪為工具人的疑問。

  除了與學員討論之外,游富凱也說明了他選這三篇作品的用意:傳統戲曲的劇評很常出現「不合時宜」這四字,這代表長期以來,一般大眾對傳統戲曲的刻板印象,同時也代表了傳統戲曲在表演藝術中,地位的邊緣化。所以,他選擇的三篇劇評,都點出了傳統戲曲的當代困境。

  例如《馬鞍山》是古冊戲,放在現今搬演,其時代性為何?雖然情節中伯牙、子期二人知音情愫曖昧,似乎扣到今時「多元成家」的理念,然而戲好卻是知音少,如同傳統戲曲在時代的洪流中,難覓知音的困境一般。

  而《GG冒險野郎》改編了《唐吉訶德》的故事,既保留了經典故事的精神,又能與台灣現代諸多議題相關連,做到了形式與內容的巧妙結合。該作品精彩的內容,實際上是融入了一般大眾對金光布袋戲的刻板印象──吵雜且低俗,也突顯了戲曲不合時宜的狀態。

  而《三進士》這齣老戲在經過整編後,外在故事的框架沒有變動,但內在的結構與主題進行調整,使故事上更貼近現代觀眾的審美,從愚忠愚孝的行為,轉變成人性的抉擇,情節完全合於情理。雖然劇情改編成功,卻也引出了老戲的困境──不合時宜的故事橋段與價值觀,所以老戲不是照搬照演,而是要改編為符合現代觀點與審美的作品。

  游富凱最後總結,每一部戲曲作品在演出時,都是在解決各自身上所背負的傳統問題,試圖尋找新的觀眾,與現代觀眾建立對話的可能,因此在戲曲的評論書寫上,應瞭解傳統戲曲面臨的困境,才能串連創作者與觀眾,讓作品有更多發展的可能。

  接著游富凱播放薪傳歌仔戲劇團《王魁負桂英》的片段,引導學員怎麼觀看精彩的表演片段,他點出了幾個重點:如「人物的心境轉折」,情緒由自責到悲傷,再到憤怒,演員是如何以情感牽動表演,其吐字、牽韻上有何特點。又如「敘事手法」以今/昔的對比呈現,舞臺的場面是如何調度處理。再者如「音樂」的表現上,快慢、輕重、緩急有何差異及效果。這些引導都是在提醒學員,觀看與評論戲曲時的重點,對於傳統戲曲認識不深的學員確實收穫良多。

★之四:評論的建議與期許──書寫、脈絡、雅俗、理論

  講座最後,游富凱給予想從事評論工作的學員,一些寫作的建議:
一、書寫入門:以一人、一團、一劇種先開始,由少到多,累積多了,就會逐漸發現其共通性,找到自己想切入的觀點。
二、雅俗共賞:李漁說到,能於淺處見才,方是文章高手。試著在專家學者與戲迷文化的觀點中,找到適合的位置書寫。
三、脈絡化:先了解風格、資源、跨域與以理解作品,並覺察傳統的差異與演變。
四、理論的適用性:評論時,若不用理論該如何寫評論?西方理論是否適用於戲曲評論?這會牽涉到評論觀點的形成和觸及的深度。

  最後,游富凱以「所有的對話都在過去與未來之間,回看傳統的同時,也決定了未來。」來收束今天的講座,並期許在未來,能有更多學員投入戲曲的評論書寫。

★之五:講師學員問與答

  現場學員與講師的提問及回響頗為熱烈,整理內容重點若干如下:

Q1 沒看過《GG冒險野郎》,想知道演出時,現場舞台發生了何種改變?
A 《GG冒險野郎》的演出利用了可移動的平臺,主角GG與風車大戰結束後,脫去了劍俠的束縳,身體懸浮在空中,此時平臺突然打開,演師走了出來,打破了原本鏡框的舞臺,回到真實人物的人生,這是現場演出時,舞臺發生的改變。

Q2 能請老師推薦一些幫助傳統戲曲評論的書籍嗎?
A 「戲曲評論與寫作」參考書單
1、中國戲劇史:廖奔、劉彥君,《中國戲曲發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2、中國戲劇理論:葉長海,《中國戲劇學史稿》。臺北:駱駝出版社。1993年。
3、崑劇演出文化:①王安祈,《明代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②陸萼庭,《崑劇演出史稿》。上海:國家出版社。2002年。
4、臺灣戲劇:①林鶴宜,《臺灣戲劇史(增修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②陳芳,《臺灣傳統戲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5、歌仔戲:①林鶴宜,《東方即興劇場 歌仔戲「做活戲」:歌仔戲即興戲劇研究(上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②林鶴宜,《東方即興劇場 歌仔戲「做活戲」:歌仔戲即興戲劇研究的資料類型與運用(下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6、京劇、當代戲曲:①王安祈,《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 ②王安祈,《為京劇表演體系發聲》。臺北:國家出版社。2006年。 ③李元浩,《京劇老生旦行流派之形成與分化轉型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2008年。
7、布袋戲:①江武昌,《臺灣布袋戲的欣賞與認識》。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1995年。②陳龍廷,《臺灣布袋戲發展史》。臺北:前衛出版社。2007年。
8、評論書寫:①孔恩,程樹德、傅大為、王道還翻譯,《科學革命的結構》。臺北:遠流出版社。2017年。 ②吉塔•威廉斯,金振寧翻譯,《如何書寫當代藝術》。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7年。 ③泰瑞•伊格頓,黃煜文翻譯,《如何閱讀文學》。臺北:商周出版社。2014年。

Q3 關於講座中老師提到戲曲的雅俗問題,俗與雅有一定的界線區隔嗎?而今日傳統戲曲的審美,一定得趨向「雅」那一方嗎?
A 就像中國戲曲的發展可從宮廷/文人/民間三個不同階層的角度來看,每個時代的戲曲都有它新/舊、雅/俗的問題。新文化運動時,胡適曾批判過當時的舊戲,但不代表他就真的不瞭解戲曲,因此在雅俗問題上,重點是劇評人怎麼看待這個看似「對抗」的現象,例如觀眾喜歡,學者專家不喜歡,這其中沒有絕對的對錯問題,重要的是這個現象背後的意義探尋。

Q4 有人在「黑特劇場」評論傳統戲曲,但戲曲中的傳統本身,是可以在脈絡之外被討論的嗎?
A 建議還是要從脈絡上去談,比較能切入一些重點,例如可以指出傳統與現今的差異,又或者是在原本的演出目標上去檢視作品,看是否達成預期目標等。因為傳統是一直在變動,跳脫脈絡的評論,有時會失去意義。就好比不以傳承國寶藝師技藝為目標的團,如果硬要以某種特定傳統的定義和標準來評判,這樣的評論就顯得不太公平,不僅對創作者沒有助益,也因此失去對話的可能。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