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阮劇團、劇場空間《皇都電姬》
時間:2022/10/08 19:30
地點:台南文化中心

許寧(2022表演藝術評論人工作坊學員)  

開演前,人物穿梭於觀眾席,或站或坐,他們是等待故事上演的觀演者,音樂聲響起,他們登上舞台,成為戲中角色,在台上回望、觀看、移動,當尋找自我的敏慧與小柔的歌聲揚起,《皇都電姬》一個有關「語言、身分、文化,以及時代消失的故事」,展開序幕。

《皇都電姬》由台港兩地的編導共同合作(香港郭永康與余振球,台灣許正平與汪兆謙),以兩間老戲院(香港的皇都與台灣的電姬館)的前世今生為題,書寫台灣的過往與香港的未來。兩年前,此作品於新營文化中心亮相登場,今年再度於台南文化中心搬演。

全劇敘事分為兩個部分。其一,皇都戲院的故事,將時空設定在充滿科技感的元宇宙,卻仍然保留真實存在的電影館,一位台灣女子小柔不知為何被父親送到時空裡,與身著《英雄本色》裝扮、自稱Mark哥的神秘男子相遇,Mark哥承繼著英雄本色角色的遺願,一心尋找豪哥,卻不甘時空已然改變,自己已經陷入一個與經典電影場景完全不同的處境當中。在這個虛擬世界中,粵語被禁止,且必須被迫植入晶片,然而他不願意服從命運,堅持尋找他的身分以及失去的語言。最終,原先試圖勸他服從指令的小柔,看著不願屈服與堅守自己身分的Mark哥,不禁也要反問自己:「是否放棄身分,才能保有身分?但是如果為了存活,而放棄身分,那還算是真正的存活嗎?」。

其二,在電姬館的故事中,熱愛電影的敏慧有著同樣的提問。敏慧是一位紀錄片導演,在為自己的作品訪談一位香港女演員時,意外發現對方竟是她從未見過的母親。她從電姬館的往事開始說起,觀眾跟著她的視角,回望母親的過去。當年,敏慧的外公陳生告訴敏慧,他與外婆文美是在電影院相識相戀,外婆是當紅大明星,卻因為難產過世,留下敏慧的媽媽陳雪,而陳雪也繼承了媽媽的明星夢。但當敏慧出生後,外公要媽媽陳雪拋棄名姓,以新的身分追逐演員夢。之後,敏慧的外公也在電姬館上吊身亡。敏慧失了根。當失去所有親人的敏慧長大,成為紀錄片導演之後,開始追溯起撲朔迷離的過去。最後,總是默默陪著敏慧成長、從未開口,但其實並非聾啞的放映師阿命伯,終於打破沉默道出長久堅守的秘密:他與外公陳生才是真正的一對戀人,他們一起收留陳雪。外公要母親隱姓埋名,最後甚至上吊身亡,都是為保護母親。

「語言的消失就是文化的消失,文化的消失也是身份的消逝」,這句話作為全劇的開場與結論,反映出創作者的核心關懷,和劇中角色的選擇與其深層意涵。

無論是禁說台語的過去,或者是禁說粵語的未來,角色的生命情境都與他們各自面對,被迫「失語」的威脅息息相關——敏慧母親的生命波折、陳生外公的難言、阿命伯的噤聲、Mark的堅持、小柔的妥協。面對這樣的威脅,他們也都必須做出個人的抉擇:Mark哥選擇堅守與尋找自己的語言,即便需要面臨被追捕的危機;小柔選擇服從系統,但最終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敏慧的外公選擇隱瞞與編篡自己的生命經歷,為了心中所要守護的真實;敏慧的媽媽被迫選擇拋棄身分,接受新的語言,一生不再回家;阿命選擇做啞,用自己的一生默默記住真相,為了將來有機會道出真實;敏慧選擇訴說故事,這些個人的抉擇,又如何決定了他們個別的命運,說出不同的生命故事,彼此交織影響,匯集而成就一首時代的史詩。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