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真快樂掌中劇團
時間:2022/10/23 14:30
地點:台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
郭玲君(古靈精,戲遊傳說藝創文史工作室-傳藝轉譯平台主持人、2022表演藝術評論人工作坊成員)
《一丈青》是真快樂掌中劇團在2019年推出的全新創作,故事演出主要係以團長江賜美女士前半生經營布袋戲團的生命歷史與水滸傳裡扈三娘的故事角色做一虛實故事的穿插。
整個作品風格主軸趨向為在傳統布袋戲中導入當代戲劇的元素,故事線清楚容易理解,是一齣靈活連結劇場元素卻又不失傳統的輕鬆小品。特別是在舞台調度上,透過各種可能搭建的器材,有時是戲盒子、有時是賣藥旗幟等搭建起的台子,讓故事偶角們透過各類有形無形的布袋戲舞台恣意前進、後退、上下移動,與演員的移動打破了一般傳統的既定戲台,也拉大了布袋戲偶的演出可能,讓偶與人更加靈活靈現,這是我在欣賞這場演出時,獲得的最大樂趣。
此外,演員們又或是操偶師們在操偶又或是後台吟唱時,全身的舞動包含腳的姿勢,任何一個對於演出的小細節之投入也是讓我感到深深感動之處,很多場景即使演員被戲台遮擋住,但光是欣賞腳的動作就覺得演員扮演足了角色!
由於我看的是2022年的版本,已經由許多前輩老師們在先前給予不少的評論與獲獎,因此,現在我比較想做的是個人的觀後心得整理。
記得2019年臺南藝術節中的同黨劇團《白色說書人》,同樣是有布袋戲偶與人的同台演出,也是敘述自我生命歷程的一個演出,且同樣也獲得大量肯定的作品。在傳統布袋戲團帶出的當代戲劇創新與同黨劇團的以當代戲劇加入傳統元素演出之間的差異。
我認為,有別於真快樂掌中劇團的傳統布袋戲團的傳統基底功夫,同黨的《白色說書人》強烈的故事原創性,在觀戲的時候,觀者(我)會很自然地被帶到劇情中,去欣賞完整個故事內容,人與偶之間如何以對演的方式進行故事的推進,特別是驚艷於臺灣傳統紙紮藝術搬到舞台作為布置藝術的一環。
在《白色說書人》這齣戲裡,我看到了當代戲劇與傳統藝術同時並列在台上,進行相融對話、互相合作的一場演出。
而這次看到的真快樂掌中劇團《一丈青》,雖然沒有華麗的大布景,嚴格說來,應該較屬於透過移動式道具來撐起故事場景,且在故事線條係以兩組故事以純敘述的穿插為主,但演員本身身兼操偶師與角色的各種轉化以及在各類可移動式的舞台/道具的動線設計上,在觀者的世界裡,卻意外的豐富了想像的趣味。而這些簡單的設計,即也呼應了早期江湖走跳的布袋戲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