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睿砡
葫蘆樂園:劇場發聲報「2021未來的評論人」工作坊成員

《安平小鎮》改編自美國劇作家懷爾德的《Our town》,把故事的時間線及背景拉回到民國64年至76年的臺南安平。劇作的一開始,飾演舞台監督的蔡柏璋首先一一介紹了本劇的演員,由此開始進入劇中劇的世界。演員們運用不同聲音,以及不同的裝扮,照著舞台監督的台詞建構故事的背景與環境。在演員不斷地跑動、轉換之下,也引領觀眾漸漸走入民國60至70年《安平小鎮》的時空。正當逐漸進入劇中「劇」的氛圍時,舞台監督開始一一介紹每一個角色的背景,他提到「我們總是喜歡知道每個角色的真相底細」。但也正是這一句話,硬生生又將觀眾從劇中世界拉回現實。

《安平小鎮》似乎安平只是客體,而「小鎮」才是整部作品的主體。雖說藝術總監呂柏伸提到,只保留了懷爾德《Our town》的三幕戲架構,以及兩個家庭的故事背景。但綜觀全部的三幕戲,只有第一幕與安平有最大的關聯性。第二幕及第三幕,是在探討人的愛情與死亡,與安平的關聯就沒有第一幕那麼強烈。雖說人是安平的人,但故事情節不單單只會發生在安平,於是在第二、三幕,安平實實在在地成為了整部戲的「客體」。

在第一幕當中,與安平連結最深的橋段,應該還是由李維睦與蔡柏璋所對話的部分。蔡柏璋向李維睦詢問了許多關於安平的問題,正因為李維睦本人就是土身土長的安平人,於是在此一情節中能夠侃侃而談關於安平的過去與發展脈絡。透過在地的「安平人」講述在地的「安平事」,這也讓觀眾能夠更進一步認識關於安平的歷史與文化脈絡,也使得這些所講述的安平故事,能夠更加站得住腳。

以第一幕來說,是整部《安平小鎮》作品中,與安平的連結最深的一幕。此幕運用了許多方式來描繪民國六十四年的安平,其中一項便是使用了劇中劇的方式,透過蔡柏璋所飾演的舞台監督帶著觀眾進入安平的一天。平凡卻又美麗的一天,在那一天觀眾了解到那個年代的安平。像是在拍紀錄片一般,運用攝影機的移動,以及舞台監督的訪問,逐漸清晰了安平的景象。但打破這樣劇與劇的界線真的好嗎?舞台監督應該是第一齣劇的角色,如此稀鬆平常地與第二齣劇的角色做對話,雖說第二齣劇是第一齣劇的延伸,但以這種打破框架的方式對話,是否會讓觀眾產生錯亂感,不知道現在究竟在哪一齣「劇」中?運用這樣的方式去呈現,似乎需要更加小心,以免造成觀眾產生疑惑的感覺。

第二幕與第三幕的劇情,與安平的連結似乎變得淡薄許多。雖然人還是安平的人,卻在劇中探討有關安平的是變少了,更多的像是在討論愛情與死亡。但卻也因為是在探討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到的事情——愛情與死亡,讓觀眾也能透過這樣的方式,了解到其實安平與自身家鄉也無不同,而產生一種歸屬感。雖然不見得自己是安平人,卻也透過這部《安平小鎮》,感受到安平或是自身家鄉,帶給自己的平凡又美麗的日子。所以回歸上述所提,《安平小鎮》此一作品,安平為「客體」,小鎮才是整部作品的「主體」。

整部作品運用了大量的投影,將角色即時地投影在背景上,但這種方式使否將演員過度放大到觀眾面前,使得演員與角色的設定有些失真,讓觀眾感到疏離,這或許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另一方面,也運用動態的方式將安平的舊照片投影出來,雖說這一方法能夠讓觀眾看到許多關於安平的史料,但會不會造成觀眾有在看紀錄片的感覺,而這種動態播放的方式是否又產生另一種疏離感,也是一項問題。

以往去安平都不見得能夠聽聞如此「在地」的故事,台南人劇團透過《安平小鎮》書寫在地故事,不僅僅帶給外地觀眾認識安平的機會,也讓在地觀眾對自己的家鄉有新的認識。以小鎮為整劇「主體」而言,《安平小鎮》帶給觀眾去思索與自身的關係與連結,進而發覺在《安平小鎮》中安平平凡又美麗的日子,其實與自己家鄉沒有不同,一樣也是過著平凡又美麗的生活。雖然隨著現代化的發展,許多過去的人事物已不復存在,卻能透過《安平小鎮》喚起觀眾對於家鄉美好的回憶,重新回味自己成長過程中平凡又美麗的日子,對於觀眾會是一檔溫暖、美好的節目。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