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楊美英 (葫蘆樂園:劇場發聲報 主編)

自2020年元月,全球COVID-19疫情爆發後,台灣表演藝術產業遭受重創,諸多停演或延期等損失難計其數,到了2023年,有人稱之為「後疫情時代」,表演活動看似生態蓬勃,究竟底層實況如何,其實尚待更多探究。

不過,有一個狀況,應當始終存在,同時也讓人好奇的是,當這一年的尾聲響起之時,那些已然完成的公開演出,會有多少劇場創作缺乏被書寫的機會、沒有受到足夠的關注?即使未達百分百精采傑出的作品,若以生態現象而言,都在觀察之列,更何況有些作品可能承載了創作者美學的轉捩點、或是下一階段發展的重要起步,值得被提出討論,予以書寫紀錄。

出於以上的想法,開始進行聯絡,邀稿對象包括本網站去年的駐站評論人、歷屆評論人培力工作坊學員、學長姐等,以及居住不同城市、長期觀演的資深書寫者,經過了連串討論與等待後,陸續收到文稿,直到今年初,總共有十四篇,含括了現代劇場跨域創作、舞蹈、戲曲、兒童劇等表演類型。

下面按照演出地點的分佈區域,從高雄開始,一路往北(逆時鐘方向前進)環島半圈,依序列出本次專題內容所提舉的作品名稱/演出地點/評論人姓名:

雖然,專題規劃之初,設想每位作者為心中的「遺珠之憾」執筆五百字,後來,大多侃侃抒懷,超出許多;再者,邀稿書寫的目標以尚無任何評論為主,不過只要有特定理由,經過對話交流後,我也會被說服而樂意納入。例如,在台中看了巡演第三地的《鯨之嶋》,亮慧認為,關於此作品的討論多聚焦在編劇的意識形態、台灣神話等,而她想談談較少人提及導演李易修所呈現出的劇場美學。又如,映琪表示,《The Awake 不 我仍清醒著》雖已有其他評論刊出,但她想切入的角度完全不同,她想要討論:為了與社群產生連結,是否必然得在美學高度上做出讓步?在作品中對受苦經驗的傳播,如何不再只是內團體的自我取暖,而真正能促成社群共好?除了「我想說什麼」之外,如何在「別人想聽什麼」的前提之下再去展開這樣的敘說?

總之,感謝各方書寫來稿,珍視每次的觀演經驗,讓我們一起在此回顧2023曾經出現、可能被遺失在各地的劇場展演紀錄。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